屈原有几个孩子(两位屈原后人在陕西称王)

时间:2024-07-10 17:15:09

《韩城县志》中介绍法王房寅时有一段关于屈原后裔的记载,“三闾大夫死,三子俱入秦。”关于屈原后裔来秦国,韩城县志应该是最早记载的,但是相关的佐证材料比较少。根据韩城县志的记载,屈原三个儿子到秦国后,并没有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生活在今天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就是其后代,另一个生活在今天渭南市蒲城县,依然姓屈,还有一个生活在今天的韩城市,改姓房,房寅就是其后代。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而房寅被封为法王,屈原后人在陕西出现两个王,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



关于韩城县志对屈原后裔的记载,清代韩城就有人提出疑问,但是也提不出反驳的证据,所以大家还是相信县志的权威性,将法王房寅确定为屈原在韩城的后裔。但孙思邈是不是屈原后裔,官方权威的《新唐书孙思邈传》中没有提及,“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多年前铜川政协来韩城考察,一位政协领导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在找到韩城县志以外关于孙思邈是屈原后裔的证据,可见当地也希望孙思邈与屈原有血缘关系。但是现在查百度百科孙思邈词条,已然有远祖屈原的介绍。看来孙思邈和房寅都是屈原后裔。



回过头来看,孙思邈和房寅还真的有许多相同之处:

1、二人都是屈原的后裔。

2、二人都以医术成王。孙思邈因为其在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药王;房寅因传说中神奇的医术被宋真宗封为法王。



3、二人死后都享受后人建庙祭祀。铜川药王山原名五台山,为纪念孙思邈改名药王山,山上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韩城根据宋真宗的圣旨,在西庄镇 和井溢村、段堡村等地建有法王庙,供奉法王房寅和宋真宗等。

4、二人都有道家的密切的关系。新唐书明确记载孙思邈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有妙应真人之称。而房寅的医术中多有道家术法的记载,而他生活在灵贶观,飞升后在灵贶观基础上修建庙宇以祭祀即现西庄镇法王庙。



5、二人都是活了百岁以上。关于孙思邈的生卒年有多种说法,最早有165的说法,最少的也在百岁以上,生活于北周隋唐之际。房寅生活在唐宋之际,年龄也有各种传说,都说年龄在百岁以上,而且百岁以后,飞升上天,归于仙班。

6、二人都善于医治疑难杂症。孙思邈对医学理论精研颇深,新唐书载,照邻有恶疾,不可为,感而问曰:“高医愈疾,奈何?”答曰:“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彰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失则燕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憔槁。发乎面,动乎形。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而房寅则更重实践,传说神宗皇后难产,房寅驾云至宫殿之上,从云端抛出一根银针,破窗而入,助娘娘产子,即后来的仁宗皇帝。这种传说有点神奇不可信,但法王为宋神宗或者宫中之人医病应该是真实的,官方敕建法王庙是比较权威的证据。



7、二人都重视养生。孙思邈的医学贡献之一就是提出预防的重要性,新唐书载,复问养性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知此则人事毕矣。”房寅的许多传说故事中都有食疗的方法,如通过制药入井治病等,韩城民间药签中的许多药方相传都来源于法王房寅。

8、二人都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大象征。药王山与药王庙,已经成为耀州文化的中心和象征,而西庄法王庙成为韩城重要的商贸文化中心,以法王祭祀发展而来的耍神楼等文化形式也成为韩城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然铜川和韩城都接受孙思邈和房寅是屈原后裔,那就是一家人了。是不是应该互相走动走动了,搞个屈原后裔在陕西,药王法王手牵手活动了?屈原仕途失败,后世在陕西却出现两王,看来陕西对秦原后裔来说是个福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