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的例子及解析(认识设问 十二种修辞方法例谈)

时间:2024-11-21 10:15:09


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即指修辞格。修辞格又称“辞格”或“修辞方式”,是从人们的长期修辞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各种修辞格式。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要逐步掌握的比喻、借代、拟人、顶真、回环、夸张、通感、对偶、反问、设问、排比、反复等。为了便于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做好练习册中的习题,提高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力求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把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十二种修辞方法作一些必要的介绍。


十、认识设问

先提出问题, 然后紧接着自己回答, 或间接回答, 或不回答而让听者或读者自己思索体会。这种修辞方式, 叫做设问。例如:

①一点理想也没有的人有没有呢?一般地说, 是没有的。

②搞四个现代化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人才来自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年轻一代。

③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二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

④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

例①先提出问题“一点理想也没有的人有没有呢”,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加深印象, 然后自己回答。它比一般平直的叙述要鲜明、 突出。强调了人都有理想, 只是各人的理想不相同罢了。例②引导读者思考搞四个现代化需要的大量人才从哪里来, 然后再加以说明, 它和上文中的陈述句交叉使用,显得语气有起伏,句式有变化。例③提出了两个问题,没有作出回答,而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或是需要读者自己回答的。例④是说“幽静的山林中,哪里有人家?远远的云雾中传来了一声鸡鸣。”没有直接回答提出的问题,而是用“云外”说明山高, 用“鸡”指示人家的所在。

设问的修辞作用:

运用设问, 能引起下文, 对自己的结论或看法起强调作用, 以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 从而增强文章或演说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运用设问时,应该注意

必须目的明确, 要确实能收到上述的修辞效果,不可乱用、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