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日期是多少(你知道圣诞节的由来吗?)

时间:2024-07-12 12:30:05


我们不妨从圣诞节的由来说起

圣诞的英文单词:“Christmas”。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Christ”源自犹太人的传统语言希伯来语“Messiah”,汉语译作“弥赛亚”。“Messiah”这个词在罗马帝国时期翻译成希腊语,就变成“Christ”,即基督,意为“上帝派来的人”。词的后半部分“Mas”,既不是希腊语,也不是希伯来语,而是来自于罗马帝国的拉丁语,有“派遣”之意。两部分合在一起,意为基督被上帝派来之时,也就是圣婴耶稣基督降临人间之时,即圣诞。

4 世纪时,教会为了加强宗教权威和信徒信仰,于公元 325年召开了尼西亚会议,会议规定 12 月 25 日为耶稣诞辰,并以此划分公元前与公元后,作为罗马教会纪年的开始。公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一道政令,政令的内容是:从公元 330 年开始,在罗马帝国全境每年的 12 月 25 日定为纪念耶稣诞辰。

不过传到中国是晚清时候的事

1872年的圣诞前夜,上海的《申报》第一次在报道中提到了“Christmas”,彼时译作“耶稣诞日”,还算正常,然而第二年开始,画风就出现了变化。因为这个节的名字变成了:西·国·冬·至。

后来的报道中,还出现了,“西人冬节”和“西历冬至令节”,从1882年开始,这个节日终于定名为:“外国冬至”。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因为时间邻近,另一方面是因为,都很热闹。冬至在中国本是个热闹的节气,宋代的《岁时广记》里就说:“冬至之始,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

那当时的“外国冬至”有多热闹呢?当时的文章记载:“初十日为中国冬至,马车络绎前赴张园者不知凡几。昨日为西国冬至,马车络绎前赴张园者又不知凡几。中国人真不肯辜负良辰佳节哉!”

可见那时候的上海人,过圣诞节凑热闹狂欢的样子,跟今天没有半分区别。所以不要再指责当今国人如何“滥过”洋节日。

“中国人自古以来爱过节”并非虚言

圣诞节近在眼前,诞味儿十足。若将它放在一年的时间维度里观察,它不过是占用了人们公历年尾倒数第五天的时光而已。在此之前,国人已经过完了太多节日。就在圣诞节前两三天,人们还边过“冬至节”边吃饺子。

国人过节多,不必说除夕(1月或2月)、元旦(1月)、元宵节(2月)、清明节(3月)、端午节(5月)、中秋节(8月)、重阳节(9月)等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定假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国人过得也很认真,加上外来节日,比如父亲节、母亲节、复活节、万圣节、愚人节、情人节、佛诞节,国人也过得热闹非凡,这些节日很有希望形成新的民俗。

我们爱过节,并不仅仅将国外的节日照单全收,还会唤醒被各种因素压制或埋没的传统节日,像七夕节、中和节、中元节、上巳节等等,他们的存在各有价值:有的仅为国人增加一个“吃”的理由,有的被赋予了新意义(如七夕节被当成情人节)。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爱过节的国人不能仅满足于唤醒上述节日,想要向传统索要更多,仍需付出更大努力。因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千年,仅就汉族而言,一年到头,有50个节,请看下表:

这些节日,除去与节气、农事有关的品种,像春龙节、花朝节、扑蝶会、观音诞、浴佛节、立夏节、碧霞元君节、回娘家节、观音会、观莲节等等等等,都能用来狂欢(古代女性往往借此出去抛头露面,而夫家也不好说啥),从数量上来说,除了农历十一月,人们每个月至少可以过上两个节,比现在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国人“自古以来爱过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后来圣诞节的声势又是如何彻底压过冬至了的呢?这事儿就得从改朝换代说起了。民国肇始改从阳历,阴历年、节不被官方重视,甚至不准民间过年。除了北洋政府时期,官方也再无冬至节礼。民间冬至礼俗虽然保留下来,但是缺少了官方提供的仪式感,甚至在官方不许过旧节的禁令下,媒体对冬至的报道也就淡化了。以至于到最后,冬至也就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

那么“外国冬至”为什么会定名为“圣诞节”呢?中国本来是有“圣诞节”的,即孔夫子的诞辰日。西方突然也出来个圣诞节,结果大家都知道,租界人民力量大。

说到圣诞节,就不得不提起——圣诞老人

中国报纸第一次提及“圣诞老人”是1917圣诞节《青年会夜校开会记》一文,此后也称“圣诞老翁”、“圣诞叟”、“圣诞老”、“散克特老师”、“圣诞老公公”,20年代末以后,除了“圣诞老公公”偶尔一见,基本上都叫做“圣诞老人”。

不过圣诞老人的来源,也是非常具有戏剧性。有说是源自“东方三博士”的,也有说源自北欧天神奥丁。

不过普遍的说法则是,源自宗教圣人St.Nicholas。但是和圣诞老人相关的圣诞树,则还是出自于古罗马的太阳节仪式;圣诞老人从烟囱里爬下来,向袜子里塞礼物,是荷兰的传统;而圣诞老人驾着驯鹿的传说,最早出现在瑞士。而且,圣诞老人最早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流行的样子,而是个黑瘦子,要不然怎么钻烟囱?

图为当年的圣诞老人和米老鼠

你可能想不到,体形圆胖,留着白胡子,穿着红外套,乐呵呵的圣诞老人形象,来源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1931年,瑞典的艺术家Haddon Sundblom所创作的绘画作品,描绘了一个肥胖的白种男人穿着红外套,用一瓶可口可乐给家庭和朋友们带来欢乐的情景。从此,一种全新的圣诞老人形象,正式定格。

这种红色不仅仅在国外风靡,到了爱红色的中国,更是如鱼得水。

圣诞节满足了现代中国人的部分需求

很多外国人(主要是欧洲、美国)惊讶地发现,中国社会基督徒虽然不多,但作为耶稣诞辰的圣诞节却是最流行的节日之一。而国人的过节方式也与外国人不同。在西方,人们更愿意与家人在一起,制作圣诞树,给孩子讲述圣诞老人的故事,往长筒袜里放礼物,有的还会去教堂做弥撒,宗教意味较浓。在中国,圣诞节更像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人们会将这天视为表白、唱K、看电影、购物(有媒体曾称平安夜是中国最大的购物日)、甚至结婚的良辰吉日。精明的商人将这天视作促销的黄金时间,商场里充斥着驼铃、圣诞树、圣诞帽。

正如《金融时报》所形容的那样:“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属或礼物传送无关。它堂而皇之且无愧坦然地只关乎金钱和欢乐。”多数人过圣诞节,并不关心耶稣诞辰,节日只是一个狂欢的理由。

民国“圣诞老人”商标

事实上,“吃喝玩乐”等狂欢行为越来越成为现代中国人过节的最大期待,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已居次席。把一年到头的节日分成几类,我们发现,多数节日能满足国人的不同需求。中秋、春节、端午节、冬至节等最常为人乐道的是“吃”的食物。劳动节、国庆节用来旅游,七巧节、情人节用来恋爱表白,国庆节、春节用来结婚(不排除有假期的因素)。而圣诞节几乎能够满足上述所有需求。

民国饭店在圣诞节期间的促销广告

圣诞节刚被引入中国时,就已经自带这种特性了。最先感受到“圣诞节”的是上海人民,20世纪初,圣诞节放假、装饰、弥撒等节日习俗,在上海人民眼里成了“西国冬至”,后来人们索性把用来描述孔子、皇帝、道教神仙生辰的“圣诞”,专门给了耶稣生辰。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把圣诞节比附成“有吃饺子、汤圆民俗的冬至节”,不得不说暗含了新期待。

接下来的演变几乎预示着圣诞节未来的生存样式,1920年代,上海商人早已利用圣诞老人打香烟广告、衣帽广告,百货公司、饭店、酒店利用圣诞节搞促销,这些模式从通商口岸、租界被逐渐带入内地,到1948年,圣诞节这天,各大城市的报纸上已经可以见到“购物节”狂欢的广告了。

可以说,圣诞节从进入中国开始,国人就已经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圣诞节的过法了,这种新的“制造”与“开发”,其原动力,也许正是来自国人狂欢、购物、消费的核心需求。当今国人开发的光棍节最终转换为双十一天猫狂欢购物节,恰是这一需求倒腾出来的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