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夔”字怎么读?
读音为“kuí”、同音字“葵”、部首夂、总笔画21、上下结构。
二、“夔”字基本字义:
①、一种传说中的怪兽。外形像龙,仅有一足。见《山海经·大荒东经》。
②、人名。尧、舜时的乐官。
③、国名。周代时所建,后为楚所灭。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湖北省秭归县东。也称为「隗国」、「归国」。
④、地名。唐武德二年改信州为夔州,故城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宋代改为路,明初改为府,辖境在今大陆地区四川、湖北省一带。
⑤、姓。周代楚君熊挚自弃于夔,其后子孙以地为氏。
三、“夔”字在古文献中的应用:
(1)《说文解字》中:神魖也。如龍,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渠追切文十五 重一
(2)《庄子·达生》:「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
(3)《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
(4)三国吴·薛综·注:「夔,木石之怪,如龙,有角,鳞甲光如日月,见则其邑大旱。」
(5)《书经·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6)《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7)汉·郑玄·注:「夔,舜时典乐者也。」
四、“夔”姓的起源与历史名人:
夔,原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夔姓是以国为姓的姓氏。远古时候,尧帝和舜帝的乐官,名叫夔。
源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源于伊祁氏,出自尧帝和舜帝时期乐正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另一种说法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第三种说法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夔氏已经属于为罕见姓氏,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钟山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克什克腾旗、台湾省的花莲县等地有少量分布。
夔姓历史名人:
①、夔安: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丞相、军事家。
②、夔信:明代著名官吏、学者。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
五、成语“一夔已足”是什么意思呢?
一夔已足:(夔:相传为舜时乐官,可以制乐)指有夔一个人就可以制乐,形容只要是专门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日夔一足,非一足也。’”